北京人形机器人“天工”升级亮相

2024-08-23 18:00:10 热点资讯 admin

最新版人形机器人“天工”亮相。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本报记者 曹政

“很高兴跟大家再次见面,这四个月来我获得飞快成长!”昨天,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产业趋势与未来发展论坛上,北京人形机器人“天工”升级亮相。

4个月前,全国首个通用机器人母平台“天工”发布,实现了全球首例全尺寸纯电驱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奔跑。而这次亮相的,则是升级后的最新版本“天工1.2 MAX”,不仅长高了,变壮了,还更聪明了。

60公斤“天工”动作更灵活

之所以说“天工”长高了,变壮了,是因为它的尺寸已经发生变化:4月首秀的第一代身高为1.63米,体重只有43公斤;6月发布的“天工1.1PRO”身高虽然还保持在1.63米,但体重已增长到56公斤;昨天亮相的“天工1.2 MAX”,身高长到1.73米,体重也达到60公斤。

跟人一样,更壮实的“天工”负载能力更大、速度更快、续航更长,具有更强的智能交互和任务执行能力。

如果仔细看关节,最新版的自由度已经从过去的28个增加到42个。“最新版的手臂更强大了,从过去的3个自由度增加到7个自由度。”研发“天工”的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样一来,它手臂更接近人类,可以完成更多动作。比如,当“天工”端起一杯水递给对面的人,现在大臂、小臂的自由度多了、灵活性强了,整个过程就会更稳,水也不会倾洒。

手臂有更精准的动作控制,可以准确定位导航、自主决策,这与其实现了全链路具身智能能力闭环不无关系。

它是如何看见的?在外观升级的基础上,最新版“天工”内置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及六维力传感器,配备惯性测量单元和3D视觉传感器,每秒可进行550万亿次计算。这就让其“看”得更清楚。

识别人类情绪交互更深层

在现场,“天工”特意介绍了它的“弟弟”——“天轶”。与长得像人的“天工”不同,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天轶”自带轮子,身高1.63米,体重72.5公斤,自由度16个,拥有轮式全向移动能力,腿部具备升降功能,可智能适配服务对象的身高和状态。

“天轶”可应用的场景也很多。相关负责人介绍,配合完整双臂和胸口大屏,它能实现定位导航、平稳移动、自然对话和精细手臂操作,应用于接待、导览、咨询问答、场馆介绍、舞蹈表演等多种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天轶”搭载了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王韬教授共研的具身智能情感大模型。通过观察面部动作表情,“天轶”能够实现精确地识别人类情感与情绪,进行更深层次的智能交互。

“百台天工计划”推动应用落地

昨天,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还公布了“百台天工计划”,将向重点科研机构、高校提供超百台“天工”系列机器人,科研机构可基于“天工”按需进行二次开发,推动产业研究和应用落地进一步加速。

除机器人整机外,数据集也是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相关负责人说,该创新中心已启动建设具身智能数据集与数据应用平台,将打造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信息最稠密、最通用的具身智能数据集。

“天工”之外,本市还正在打造一脑多机、一脑多能的具身智能体母平台“开物”,着力攻关具身智能大模型及框架,聚焦多模态的关键算法、具身智能仿真应用建设、数据集建设及工具链完整体系建设,最终适配各类具身智能机器人,赋能各行各业实际需求。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