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一名宇航员在太空呆了311天,回到地球后发现:祖国没了

2024-09-01 4:14:33 热点资讯 admin

天上到底有什么?地球的另一边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人类一直都没有放弃过,于是,当科技进步到一定空间,人类便开始了对天空的探索。

上个世纪,以美苏带头,世界各国掀起了宇航员热潮。

如果能代表国家上到太空,那绝对是一生的荣耀。

宇航员虽然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精彩景象,但他们承担的风险也是一般人承担不来的。

就比如俄罗斯的一位宇航员,好不容易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拥有了上太空的机会,结果却被大家忘了,呆了快一年国家才想起来这么一个人。

作为一个国家的高端人才,克里卡廖夫为什么会在外太空一年,他又经历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层层选拔,成就梦想

克里卡廖夫是苏联著名的宇航员,纵观他的人生,绝对是战功赫赫。

克里卡廖夫在太空执行任务的次数一共有六次,对于一个宇航员来说,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惊人,所以才有了“苏联英雄”、“俄罗斯联邦英雄”的美称。

截止到目前,他都还是所有宇航员里在太空呆过时间最长的人之一,但他保持803天9小时39分钟的背后,却发生过一件大乌龙。

克里卡廖夫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里,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一位教育工作者。

优秀的家庭环境,让他变成了一个成绩优越、性格开朗的大男孩,外国的父母讲究劳逸结合,克里卡廖夫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心。

偶然的一次机会,年幼的他在电视里看到加加林太空漫步的视频,克里卡廖夫被深深地打动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梦想着要成为一名宇航员。

一转眼,他已经18岁,凭借优异的成绩,他成功的报考了当地的机械学院。

或许是家庭远缘故,克里卡廖夫在理工方面十分有天赋,并在三年的学习后,顺利的进入了航天集团,曾经是前苏联研制导弹的地方,但之后就用来研究运载火箭与航天系统。

到达这里的那一刻,克里卡廖夫几乎不敢相信,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儿时的梦想会成真。

不得不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心怀梦想,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

在这里,克里卡廖夫摸到了梦寐以求的宇航服,他时刻都幻想着自己能像加加林一样,在太空漫步。

可任何时候,都要从零开始,即便运气再好,再有天赋,也得从基层干起,包括克里卡廖夫。

起初,他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测试一下设备,但偶尔也会参加一下空间的对接工作。

由于当时技术还不成熟,苏联航空载人计划不断在搁置,所以克里卡廖夫在研究所里一呆就呆了4年,直到载人计划再次实施,他才报名参与了选拔。

宇航员初期的选拔条件特别严苛,在数百个备选人员里,只能留下5个。

而且这个期间,所有报名的人员都得接受航天知识的培训,经得起各种训练的考验,否则直接取消资格。

在经过第一关,将近一半的人都被刷了下去,但克里卡廖夫成功通过。

随后,他又来到了第二关,检查身体素质。

这一关是对身体的要求,如果身体出现过骨折或者大的疤痕,都不能通过,另外,家里有遗传史的也不行。

很幸运,经过层层选拔,克里卡廖夫成为了两位航天员中的一位。

1985年,他成功被选为宇航员,为了之后的太空之旅,他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特殊训练。

惊险刺激,国家大变天

1988年,克里卡廖夫与前苏联另外一位宇航员搭乘TM-7号飞船,奉命到空间站内安装模块,这是他第一次登上飞船,也是他第一次做空间任务。

整个过程共持续了115天,在多项试验完成后,两人于1989年4月27日,顺利返航。

两年后,也就是1991年5月,他再一次接到了政府的通知,要求他开始第二次航天飞行。

只要一想起自己在空间站经历的种种,克里卡廖夫心里都十分满足,所以得知自己要再次到太空作业时,他既兴奋又激动,迫不及待的要回到空间站,再一次感受太空的奥妙。

此次任务有三个人,除了克里卡廖夫,还有前苏联宇航员阿尔茨巴尔斯基与英国的海伦沙曼。

由于是第一次登入空间站,沙曼一做完任务就回去了,整个过程连八天都不到,所以当时空间站只有他跟另外一个人。

可过了5个月,大家陆陆续续就都回去了,唯独克里卡廖夫没有。当时的他,并没有一丝害怕,毕竟上次他在空间站呆了一百多天。

没过多久,克里卡廖夫完成任务,向地面申请了返航的行动,而指挥部在接到汇报后,也明确的表示会尽快安排返航。

看着自己亲手做的一切,克里卡廖夫心满意足,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他心里竟然还有些不舍。

地球像颗巨型水球,淡蓝色的光芒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如果可以,克里卡廖夫甚至想一直呆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心愿还真就达成了。

距离上次与地面联系已经过去了一个礼拜,按理说,七天的时间也足够回去了,可指挥部怎么还没有发来消息呢?

看着空间站的人接二连三的回去,克里卡廖夫心里开始着急,他实在不想一个人呆在这里。

几天后,克里卡廖夫忍不住,再次联系了地面,本想问他们什么时候安排返程,可联系了好几次,始终没有一个人回应。难道是地面太忙,又或者已经给自己安排了?

克里卡廖夫心里虽然有很多疑问,但并没有往坏的那方面想。

为了打发时间,他摆弄起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研究,然而,又过去了很长时间,克里卡廖夫实在是坐不住,他心想,会不会国家把自己忘了?

克里卡廖夫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空间站认真工作的期间,苏联已经大变天。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苏联的政治动荡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

美苏争霸即将收尾时,苏联气势就开始颓废,解体的种子早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就种下了,勃列日涅夫一手遮天,以自我为中心,政府内部安排的都是自己的亲信。

以至于,政府内部的秩序被严重侵蚀,社会风气严重恶化,等戈尔巴乔夫意识到不对,试图要整改时,军队已经倒戈,俄罗斯也早已独立,此时的苏联无力回天。

1991年12月15日,苏联正式解体,其他加盟国经济下滑,政治局一片混乱。

当时,各国的领袖自身难保,都在想方设法多捞一点,根本没人顾得上宇航员回不回来,苏联也早已将克里卡廖夫抛之脑后。

投送物资,顺利回国

克里卡廖夫在后来也回忆,他表示:“一切都来的太快,我根本没反应过来,我当下唯一的想法就是,航天工业一定遭到了巨大创伤”。

的确,事实正是如此,这场国家的大变天给航天集团带来了不可挽回的伤害,说白了,当时根本没有钱把克里卡廖夫接回来。

于是,他们就想着先让克里卡廖夫在那里呆着,一个月之后肯定安排返航。

然而,一个月之后又是一个月,对于指挥部的态度,克里卡廖夫也没有生气,能成为宇航员,就说明他是个乐于奉献的人。

他曾说:“呆在空间站会给我的身体带来不利影响,但与国家大局相比,节省开支才是最需要做的”。

克里卡廖夫的气魄让人佩服,能有这种观念,确实不妄“英雄”二字。

本来一场美好的旅程,克里卡廖夫却在空间站里收获了一份惊喜,短短的几个月,国家也没了,自己也变成俄罗斯人了,比起可怜,只能说他是真的倒霉。

国家把他送进了太空,让冒着生命危险去执行任务,可刚走没多久,国家就忘记了任务,忘记了他们亲手送过去的宇航员。

当俄罗斯、前苏联与加盟国勾心斗角、互相算计的时候,也只有老百姓们还记得空间站里的克里卡廖夫。

得知自己回不去他强迫自己要接受这个事实,但眼前最大的问题是,能吃的东西已经快没了,刚独立的俄罗斯根本没有多余的经费给他送补给。

没办法,克里卡廖夫只能跟美国航天局联系,让他们用宇宙飞船向自己投送物资。

被困在空间站的日子,多亏了美国帮助,不然克里卡廖夫连生存都是个问题,而美国之所以这么尽心尽力,也是看中了他的能力,甚至还开出了丰厚的报酬,让克里卡廖夫为美国效力。

在历经了不知道多少天后,克里卡廖夫终于跟指挥部取得了联系,国家发生了什么,他并不想知道,他只关注什么时候可以让自己回去。

然而,俄罗斯航天局只说了三个字“不知道”。

当时的俄罗斯经济落后,各方面都在重组,所以,根本没钱发射航天飞机,把他接回来。

但幸运的是,德国愿意接手,他们花费2400万美元买下了这个名额,终于把这个“倒霉蛋”接了回来,而这个时候,他已经在天空呆了311天。

航天英雄,世界的英雄

1992年3月25日, 被困在空间站的克里卡廖夫终于回国,因为在太空呆的时间太久,出舱后的他身体格外虚弱。

只可惜,这次回来一切都已不复存在,苏联成了俄罗斯,列宁格勒也有了新的名字。

有杂志报道,克里卡廖夫下航天飞机的时候,脸色煞白,浑身都是汗,就好像一块“湿面团”。

为了表扬这位“最后的苏联人”,当地百姓称他为英雄,政府也为他授予了奖章。

回来以后,很多人都猜测,克里卡廖夫绝对不会再上什么空间站了,然而,对他本人来说,虽然第二次太空之旅有些坎坷,但这是自己热爱的事业,作为真正的航天人,他不会放弃,更不会当一个逃兵。

1994年2月3日,克里卡廖夫刚恢复好身体,就再次踏上“发现号”,与前几次都不同,这是美俄的第一次合作,与此同时,他也是第一位坐美国航天飞机的俄罗斯宇航员。

1998年、2000年、2005年,他接连完成了多次任务,搭建了国际空间站,安装了太阳能天池板。

2007年2月,克里卡廖夫宣布退役,转战幕后,担任培训中心主管的他,把自己所有的经验都传授给了后人。

克里卡廖夫一生都在为航天做贡献,他不仅是俄罗斯的英雄,也是世界的英雄。

从第一次进空间站,到担任航空集团副总裁,克里卡廖夫在空间站呆了将近804天,足足两年多的时间。在2015年以前,他就是世界上在太空时间最多的一位宇航员。

结语:

与其说梦想成就了克里卡廖夫,还不如说是他成就了他自己。

克里卡廖夫的一生,精彩绝伦,第二次航天生涯遇到的挫折,不但没有摧毁他,还让他更加勇敢,继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倒霉蛋”的故事,虽然听起来有些可怜,但这段奇妙且刺激的旅行,已经被载入了国家航天的史册。

克里卡廖夫勤勤恳恳,退役后的他本可以安心享受余生,可他宁愿放弃荣耀,也不肯放下自己的本职工作,甘愿继续留在航天局发光发热。

克里卡廖夫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他的事迹更让所有国家坚定了探索的信心。

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探索太空都是每个大国争抢的对象,在成为超级大国之前,中国面对的困难还有很多。

从载人航天到深空探测,未来的中国必将会带来更多的惊喜,掀起更大的水花,基础坚实,未来可期!最后,向所有的航天英雄致敬,为全世界的航天员们加油!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